惊蛰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345°,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。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、生长的状态。时至惊蛰,阳气上升、气温回暖、春雷乍动、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勃发。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。

“蛰”,指“藏伏”,昆虫入冬藏伏土中;“惊”指“惊醒”,天上的春雷惊醒蛰虫。所谓“春雷惊百虫”,是指惊蛰时节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。在惊蛰当日,一些地方人们有用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角,以香味驱赶“蛇虫蚊鼠”和霉味。惊蛰处于农历二月,民谚有”二八月乱穿衣”的说法,是因为这个季节乍暖还寒,气温变化大,容易患病,所以民间认为要”春捂”,衣服不能因为热穿太薄。此外,惊蛰也是吃梨的习俗,寓意着和害虫分离,远离疾病。惊蛰处于乍寒乍暖之际,由于气温多变,气候较干燥,容易引发口干舌燥、咳嗽等症状,吃梨能助益脾气,令五脏平和,以增强体质,抵御病菌的侵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