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,一座在神州大地屹立数千年的古老城市,在历史的轨迹里,文明,交替更迭,薪火相传。留下了无数恢弘庞大的人文遗迹,诞生了众多博集智慧的精神瑰宝。兵马俑、曲江池、大雁塔、明城墙,在城廓熠熠生辉;羊肉泡、肉夹馍、葫芦鸡、梆梆肉,在坊间食髓知味。吼秦腔、咥燃面、泼辣子、说方言,市井生活里,城市的精神,正被时间所传承,正为人文而印刻。秦腔,是从历史人文中脱胎的精神写照,在西安古城繁衍生根,深入城市灵魂的颂唱。它源于生活,每一句唱词都还原的市井样貌;记录生活,每一个动作都刻画着时间的流动;解构生活,每一个绝技都锤炼着智慧的结晶;升华生活,每一处神形都锻造着精神的层级。

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与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推出“千年古都·常来长安——说戏秦腔”系列,共有四期,今天推出第一期,介绍秦腔与城市文化旅游,从一座剧社看历史,从一段表演赏胜景。

秦腔与三意社

秦腔(Qinqiang Opera),别称“梆子腔”,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,起于西周,源于西府(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(西岐)与凤翔(雍城))。成熟于秦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
古时陕西、甘肃一带属秦国,所以称之为“秦腔”。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,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,故又名“梆子腔”。秦腔成形后,流传全国各地,因其整套成熟、完整的表演体系,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 影响,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。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、粗犷、豪放,富有夸张性,生活气息浓厚,技巧丰富。

2006年5月20日,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在古城西安,有一座这样的秦腔剧社,从1895年创立,历经两次改名,三次迁址,并改编演出一大批如《赵氏孤儿》《火焰驹》《狸猫换太子》《打柴劝弟》经典优秀剧目,造就了一大批各行当角色的著名秦腔大家,如苏哲民、苏育民、苏蕊娥、王辅生、肖玉玲等。它是一座在百年风雨中屹立突进的秦腔表演剧社,为秦腔剧种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,它就是三意社。

三意社,在百年岁月中,从一个民间班社一跃成为在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、声名远播的剧社,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,所演出的优秀剧目为戏迷们喜闻乐见。现剧社演职人员发展到130余人,诞生了中国当代戏剧戏曲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得主侯红琴和张涛,群英荟萃、光彩熠熠,是秦腔艺术发展史上重要的艺术宝库和珍贵财富。

从一段表演赏胜景

   如果说文明是躺在历史里的影子,那么文化就是站在文明里的事物,那些为文明沉积中流逝的岁月,被太阳、月亮、清风、雨雪迎来送往。城市,作为文明与文化的载体,不仅矗立着往昔的遗迹风貌,而且存储着文明解析的密码。

秦腔将这一些往事,在历史的遗迹中,吟唱前缘。在大唐不夜城景区,一曲戏舞的杨贵妃,倾诉着唐明皇与她的爱恨情仇;在大明宫遗址,一段念唱的武则天,谋划着自己权倾山河的棋局;在明城墙景区,一身戎装的梁红玉,感叹着大宋王朝的兴衰存亡。

听那些唱段,观这些风景,透过岁月,触动自我,在触摸每一处青砖、每一处碑帖、每一处楼阁、每一处石龛,才寻得长安;在看过每一处皑雪、每一处檐雨、每一处饮食、每一夜城景,才遇见长安。在你寻寻觅觅的远方,长安应有诗意。

秦腔与中丹文化交流

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推动中国戏曲艺术走出国门,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哥本哈根国际歌剧节组委会合作,邀请“陕西秦腔艺术团”一行5人于2017年8月1日至2日连续2天参加了这个欧洲著名的歌剧艺术节的演出,受到当地媒体的好评和观众的追捧。

敬请关注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网站和新媒体平台:

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网站:www.ccccph.org

Facebook: www.facebook.com/ccccph

Instagram: www.instagram.com/chinaculturalcentercph

Youtube: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

Twitter: @ccc_copenhagen

TikTok: @ccc_copenhagen